
中新網河南新聞3月6日電 驚蟄,又名“啟蟄”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。隨著驚蟄的到來,春回大地,萬物復蘇,也意味著“數九寒天”的結束。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,它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于自然節令的反映,一年春耕自此始。
“驚蟄春雷響,農夫閑轉忙”“驚蟄不耙地,好像蒸鍋跑了氣”。作為重要的農事節氣,中國大部分地區此時都已進入春耕時節,北方冬小麥陸續返青,楊柳抽發嫩芽,桃花也將陸續綻放,大自然褪去冬日的寒意,迫不及待地披上了春的彩衣。
漫步田間,縱橫交錯的麥田仿佛是寫在廣袤大地上的一行行詩句,又像是一串串跳躍的音符,演奏出歡快的春日交響曲,泥土的芬芳混雜著麥苗的清香撲面而來,一派生機盎然。農民們搶抓農時,繁忙景象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春色畫卷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