歲月無聲,篆刻了年輪,沉淀了記憶,銘記了成長和感動,磨礪出堅強和執著。轉瞬間加入統戰隊伍已經近二十年,對統戰工作從懵懂、迷茫到堅定、自豪、熱愛,在歲月的洗禮中,我以熱愛做筆,繪制著我心中的統戰色彩,我以歲月做筏,在統戰路上篤定前行,書寫著一路芬芳。
我的統戰二十年,是我成長的二十年,也是見證統戰工作發展、提升、壯大的二十年,見證了統戰工作臂膀的延伸,見證了統一戰線這個同心圓越繪越大、凝聚的力量越來越多,統一戰線圍繞中心,在脫貧攻堅、經濟發展、鄉村振興、兩岸交流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強,讓我真正感受到統一戰線的法寶作用,而讓我銘記一生的震撼和感動是來自“7·20”的統戰記憶……
2021年7月20日,河南遭受百年罕見的特大洪災,尉氏是開封災情最重的縣,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。當天夜里,災情十萬火急,我們部機關全體同志與全縣黨員干部一道,連夜也趕往賈魯河大堤,查汛情、裝沙袋、運物資,和時間賽跑、和汛情較量……7月21日,縣城道路一片汪洋,我蹚著沒過膝蓋的水,無暇顧及水深觸電的危險,心中就有一個念頭,我要到抗洪大堤去,生平第一次坐上了挖掘機出行,唯一的念頭就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。當天新聯會、知聯會等統戰力量主動加入抗洪搶險中,組成抗洪突擊隊,一起并肩作戰。7月23日夜,愛心僑資企業正大集團捐贈的40萬元緊急救援物資到達尉氏,當夜裝卸物資人員少,我和省市僑聯領導一起爬上大卡車和志愿者一道,把整整9輛長掛卡車的物資裝卸完,這是第一批到達尉氏的救援物資,真正解了燃眉之急。7月24日,新聯會會員、統戰愛心人士自發把做好的愛心餐送往抗洪大堤,讓我們看到了“新生力量”的擔當。愛心企業家、宗教界人士紛紛慷慨解囊,捐款捐物支援抗洪救災,彰顯大愛擔當。隨后僑資企業、僑團等統戰團體募集的一筆筆善款、一批批物資馳援尉氏,讓我們感受到“豈曰無衣,與子同袍”的深厚情誼。我們披甲而戰、晝夜不歇,我們團結一致、合力克難!在這次洪災中,統一戰線累計捐款捐物達3650萬元,累計參與救援轉移群眾3222戶、13177人,無人員傷亡,為尉氏戰勝災情作出了突出貢獻。一幅幅感人的畫面、一個個感人的故事、一份份感人的情誼,凝聚在一起,涓涓細流可成江河!它們感動著我、激勵著我,讓我深深地感受到統一戰線團結磅礴的力量,與家國命運心連心、同呼吸、共冷暖的真摯情懷。
我的統戰二十年,是學會統戰智慧的二十年,也是見證我們拓展工作方式方法的二十年,在工作中學會了“求同存異、兼容并包”,學會了“和而不同、美美與共”,學會了“真心交諍友”的方法,了解了“鄉情濃如水”的真摯情誼。我們以真誠、真心為基石,以鄉情、親情為橋梁在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中牽線搭橋,為經濟發展繪出重彩,為海內外交流書寫了獨特的“鄉情記憶”。
尉氏文化底蘊深厚,歷史名人輩出,阮籍、阮咸、阮瑀均出自尉氏,尉氏為阮姓的祖源地,我們以根親文化做紐帶,以開展阮姓文化交流為引擎,組織開展各類活動,增進情誼,促進發展。2011年我部組織開展的“紀念阮籍誕辰暨首次世界阮姓文化論壇”活動,吸引了來自海內外阮姓宗親1800多人齊聚尉氏。2013年、2015年我們多次組織阮姓文化交流團赴山東、廈門等地開展交流活動。2017年、2019年組織了海內外的阮姓宗親到尉氏開展阮籍祭拜活動、經貿交流洽談活動;S厚,方筑高臺。在我們多年的努力推動下,目前已經達成了投資1.2億元的阮籍文化產業園的項目建設意向,促成了多家臺資企業落戶尉氏,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。在多年的文化交流活動中,我都是和同事們一起,根據嘉賓年齡、地域、愛好,認真搞好會前溝通,全面細致做好會務接待方案,在每次活動和會務中,悉心照顧他們的感受,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,全力做好對接的每一項工作,熱情做好接待,耐心答疑釋惑,真誠開展交流,遇到難題積極協調解決,得到了海內外阮姓宗親的高度認可,真正讓海內外朋友感受到了鄉情、親情、友情,感受到了統戰大家庭的獨特魅力,鐫刻了“海峽隔萬里,鄉音在我心”的獨特記憶。
悠悠我心,眷眷之意,尤若磐石,念念無期。對統戰工作的這顆摯愛之心,烙印在記憶里,流淌在血液里,綻放在青春里,我的下一個統戰十年,歷久彌堅!
(作者:李春鳳 中共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委統戰部)